快速链接

中汉商品期货指数系列


海外行情演绎到什么阶段了?
来源:本站
海外权益市场经历了两年牛市之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宽基指数普遍已经大幅上涨。以美国市场为例,标普500指数连续两年涨幅超过20%,而以英伟达为首的人工智能概念公司的涨幅更是超过十倍。从绝对涨幅和估值等角度考虑,美股都已经到了一个不能忽视风险的位置,很多投资者在谈及美股时不可避免有所恐高情绪。我们不妨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这两个维度来展望美股市场。先从最近几年对资产扰动最大的通货膨胀开始分析。首先在2025年美股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再通胀风险,原因主要来自于特朗普当选后美国的关税政策有较大概率推升全球通货膨胀,从而影响美联储降息的节奏和幅度,并最终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影响。美联储2024年12月议息会议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次数从四次降为两次,鲍威尔透露,对于特朗普的财政、关税等可能的政策影响,目前的经济预测可能并未充分地纳入其中,当日标普500指数大跌2.95%。预计在2025年,美股已经连续两年大涨的背景下,投资者对再通胀的担忧可能会更加频繁扰动市场。不过特朗普团队对再通胀的风险也并非没有预案。特朗普多次表态将会出台政策支持增加美国本土原油供给,从而压制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特朗普也将大概率推动减税政策,有望提振企业投资意愿和居民消费能力。但随着政府效率部的成立,美国政府支出大概率减少,直接体现为政府雇员减少、影响医药与基建等行业。此外由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将会给美国经济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也有待观察。总结而言,海外市场在2025年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再通胀风险以及特朗普2.0时代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这将大概率增加海外股票市场的波动率,整体投资难度增加。此外由于再通胀的风险始终存在,并在2025年下半年发生的概率更高,美债的投资也要降低预期。“脉冲-回落”式的再通胀交易,是一个比较确定的主线。风险固然存在,但也不必过于悲观,海外股市特别是美股仍可能是2025年多资产组合配置收益的重要来源,不过需要密切关注原油价格、美国通胀数据走势,如果通胀数据有明显的反弹,导致美联储被迫停止加息、甚至再度加息,那么本轮从2023年开始的牛市可能要暂时告一段落。对于非美权益市场,主要关注两个支线:一是与美股科技股处于同一链条的关联市场,如中国台湾股市、东南亚科技等;二是从1月份以来的交易来看,全球的投资者可能在寻求非美的扩散配置,如德国、法国等,以防范美股过于集中的风险。
上一条:人形机器人正向我们阔步走来
下一条:别等跌了,才想起红利
